Skip to content

Nord梯子

Menu
  • 首页
  • Nord梯子
  • nord官网地址
  • Nord中文网
  • VPN
  • 笔电开箱必看
  • 关于我
  • 联繫我

标签: 台湾

Podcast大爆炸之後,声音经济的未来在哪里?

没有评论
| Nord梯子

2020年台湾的podcast呈现爆炸性的成长,声音产业开始逐渐聚焦成型。(摄影╱蔡杰曦)

「欢迎来到声音的自由时代。」2020年podcast在台湾出现大爆炸,《VERSE》在第二期以此封面故事深入探讨podcast的潜力与局限。但那大爆炸是一场华丽的绚烂,还是更大改变的开端?当大家都说podcast的浪潮即将趋於平稳时,《VERSE》进一步访问声音内容平台、podcast广告代理商与声音串流平台,发现大浪之後,台湾声音产业正走向更精实的下一阶段。

根据podcaster杰西大叔制作的「繁中Podcast节目制作现况」统计,截至今年9月,共有1万4000个podcast节目诞生,随着声音内容蓬勃发展,声音产业的不同面向也开始聚焦,从内容到平台,都看见一条更清晰的道路。

两大收听平台Apple Podcast和Spotify外,台湾本土声音平台KKBOX在去年成为podcast托管平台Firstory的最大股东,也连续两年举办论坛PodFest TAIWAN,邀请成熟的制作团队分享创作心法,积极促成创作者的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且协助品牌媒合创作者,让产业发展出更完整的工作生态圈。

在内容方面,podcast制作公司鬼岛之音推出纪录片式podcast《一年的告白》,导演Doreen以声音纪录和癌末母亲Mish之间的对话。VERSE也推出声音杂志《V VOICE》,以声音延伸每期杂志内容,收录访谈、编辑幕後,或田野录音。声音内容平台镜好听於今年开设专属收听app,与专家学者合作推出新闻、文学、影视和知识等不同主题的声音内容,未来更坚定走上知识付费的道路。

内容精致多元──镜好听

「未来人的生活,一定是双手双眼有更多竞争。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所以是符合未来的场景。」镜好听总监徐淑卿坚信地说着。

2021年1月才宣布开台的镜好听,看似年轻,其实在podcast大浪来袭前,就已经专注於声音内容的发展。隶属於媒体集团镜传媒底下的镜文学,在2019年成立时便思考如何将文学内容做多角度延伸,镜好听也是在这个时间点酝酿成形。发展至今,平台上共有3个产品:节目、有声书和有声课程。

「节目」就是大家熟悉免费收听的podcast,近130档节目中,除了有镜周刊记者分享报导的幕後故事,还邀请多位知名人物做节目,包括谘商心理师周慕姿的《作家的灵魂脚本》讨论作家与他们没说出口的痛、政治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康庭瑜的《性别好好玩》分析科学背後的性别故事,以及年度企画《郑丽君的思想操场:自由六讲》,是镜好听从去年11月就积极联络,经过一年才促成的节目。

「有声书」部分,目前在平台上有将近280本作品,订阅成为付费会员後,就能收听多数有声书内容。目前种类多集中在儿少亲子和文学小说,除了有从镜文学延伸的作品,也跟出版社合作录制。「有声课程」则提供系统规划的知识性内容,例如和演员黄河合作,传授演出观念与技巧的《黄河表演心法》,单套贩售。

镜好听总监徐淑卿认为声音具有随身便利性,能够释放双手双眼,符合未来的场景想像。(摄影╱KRIS KANG)

镜好听办公室内打造5间录音室,26人的团队从节目企画、录制到行销层层分工,并且连两年举办「镜好听学院」培养声音主播,目标是提供更优质的声音内容,「我们把这些基本建设做得非常完善,建立门槛,让别人要达成这个目标时会稍微困难一点。」从资深出版人、书店管理者转任镜好听总监的徐淑卿说。

镜好听在一系列内容企画打响招牌後,即将走入下一个阶段,吸引更多听众加入付费会员的行列。包括扩展有声书类别、组建课程制作团队,目的都是为了制作更多优质声音内容,吸引听众为内容买单。

相比於多数podcast节目以免费收听、承接广告的营运模式,今年初开台就决定走订阅制的镜好听有不同看法,「知识付费对很多人来说不见得是困难的事情,最重要还是内容,」徐淑卿举例,「当你买一本书,没有人会质疑为什麽要付钱,我们也能与听众沟通,听了那麽多内容和优质课程,是不是应该付一点费用。」相信内容有价,也相信会有一群人愿意为好的内容买单,正如徐淑卿所说,没有丢下一颗石头,怎麽会知道范围在哪里。走下去,才能挖掘出更多可能性。

平台整合与专业分工──KKBOX

点开podcast节目《TKKBOX解忧BGM声疗套餐》,滋滋的油炸声和咬下炸鸡的喀滋喀滋声紧贴着耳朵响起,彷佛身处在油炸锅前,彷佛看着一个人大口咬下炸鸡。

这是由KKBOX和连锁炸鸡品牌顶呱呱合作的小节目,结合ASMR(自主感官经络反应)元素,将口白加入炸鸡油炸声和清脆咬下的声音,「如果只是看大家吃,听到声音就觉得还好,但是在耳朵里面很慢的那种咖滋声,就觉得天啊,但那就是效果,我们希望可以达成这种有趣的效果。」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分享到这个案例时,也忍不住笑出来。

https://www.facebook.com/tkk.tw/posts/10160149977294528

「任何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或许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有新一番的诠释,剪头发也可以啊,很多事情都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对於声音的未来,黄嘉宏很有信心,也充满源源不断的想法,「KKBOX相信每个声音都有启发人心的力量,它会对不同人在某个时刻有某种感动。」

走进KKBOX位在大安区某个商办大楼的录音工作室,KKBOX STUDIO配备3间录音室和交流空间,除了提供给podcaster录制节目,也是一个线下交流的据点,未来KKBOX的课程「Podcast新手村」也会在这里举行。

从刚落幕的第二届PodFest TAIWAN到不定期举办的教学和线下聚会,KKBOX既与品牌合作创新声音内容,同时也以平台之力进行人才的育成。KKBOX总经理黄嘉宏希望能在这些行动中,促成产业的专业分工、多元内容,以及更多品牌投入。

KKBOX音乐事业群总经理黄嘉宏认为任何声音都很适合透过podcast再诠释。(摄影╱KRIS KANG)

黄嘉宏观察,podcast这两年从爆发到大量投入後,开始有比较成熟的内容和知识留下来。虽然疫情导致实体活动停摆,对处於早期发展阶段的创作者来说,缺乏线下心理支持和制作建议的交流,使创作能量一度减缓,但随着实体活动解封,黄嘉宏期待接下来会有新的创作爆发潮。

创作端之外,也有越来越多品牌和产业关注到podcast,开始思考跟本业结合、创造加值的可能性,从简单的口播业配、投资制作专属节目到自制节目来推广理念。「大家说podcast好像已经爆发过了,但其实podcast的行销甚至还没有爆发,还在逐渐要起飞的阶段 。」曾为品牌制作节目的广告代理商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从今年开始,品牌询问podcast合作的比例变得非常高。

只要有人社群顾问执行长陈思杰观察到podcast的行销能量正在酝酿中。(图╱陈思杰提供)

当越来越多品牌投入,KKBOX除了协助制作节目,现阶段也担任专业媒合的角色,「针对几个比较明确的工作来做媒合,让品牌和制作两端可以被看见听见,让更多人了解并投入资金。」黄嘉宏说,透过媒合机会,扶植创作端,当制作端有足够能量,自然就能让创作端跟品牌找到彼此。在技术面也积极开发逐字稿、关键字搜寻等功能,希望能吸引更多的使用者来到KKBOX的平台。

从节目制作、人才培育到建立更流畅的听众体验,KKBOX这些投入都是为了让声音产业准备好面对下一波巨浪,「声音有很多东西可以做、也很有价值,未来当大量需求、资金进来的时候,产业有没有准备好?大家有没有准备好展现自己的才能?」黄嘉宏说。

对声音内容的信心,是来自於对台湾的信心

徐淑卿办公桌上的一幅照片〈使徒的道路〉捕捉的是瑞士第一高峰马特洪峰最难攀爬的一段路,「要做声音内容,真的很不容易。」这位资深出版人说。尤其镜好听决定走知识付费这条路,如何说服听众内容有价、如何让会员制更加成熟,每一步都是困难的一步,「但是你要相信能走上山顶,这些就是必经的历程,也是生命有趣的地方。」

即便不走会员制,对於声音内容的广告市场来说,也同样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业务及广告代理商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提到,目前声音市场不像YouTube有统一平台,缺乏客观计价和数据,也没有广告投放系统,导致广告收益集中在最前端的创作者,「这是一个很畸形的社会,中小型创作者没办法透过稳定方法养活自己,就无助於里面的成长。」潘玮翔直言。面对这个问题,月城南广告、Firstory与网路资料观测平台QSearch合作,推出「收听数据分析月报」,透过透明化数据协助品牌找到适配合作的创作者。

月城南广告执行长潘玮翔(左前)表示目前声音市场还缺乏客观的计价与数据。(图╱月城南广告提供)

受访者们不约而同提到,声音产业从内容、平台到行销,还有许多等待开发的领域。这份对於前景的期待,源自於对台湾所创作的声音的信心。相比於图片和文字,声音因为比较难被平台审核,更能展现它的自由与广阔,「声音本来就是很自由的,台湾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华语创作世界,这是台湾podcast可以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元素。」陈思杰说。…

Read More »

创办人陆学森从零开始的未来命题 Gogoro:为下一个世代启动的能源革命

没有评论
| Nord梯子

浪潮尚未成形之际,远方波纹起伏的姿态,让陆学森预见了人们生活将因此被改变的未来,他从零开始孵化全然不同的命题,探问智慧能源在台湾的可能。

很会放弃的人生模式

夏末清晨,千余辆电动机车车主从各地集结至台北桥。他们内心兴奋,却安静地不留一丝痕迹。这是一年一度属於 Gogoro 车友的狂欢时刻,也是陆学森以设计和科技打造的能源革命篇章之一。

九〇年代中期,网际网路浪潮席卷全球,不到30岁、正在 Nike 担任品牌设计总监的年轻陆学森深深为之着迷。他直觉认为,科技将改变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而那正是自己想探索的方向。到微软总部拜访朋友後,陆学森兴起疯狂的转职念头。朋友苦心劝他,好好留在 Nike 吧,毕竟以他的学经历背景跳到科技业绝对领不到同等级薪水,但他毫不犹豫,隔天便提出离职。

陆学森以最低薪水基准加入微软。在 Windows 和 Office 当红的年代,他一头钻进没人想碰的冷门专案,一步步让 Xbox 成为家庭娱乐中枢。回忆年少,陆学森爽朗笑说:「这好像变成我人生一个不断重复的模式——我很会放弃东西,然後 start from nothing(从零开始)。」

放弃是为了心向往之。从 Nike 到微软到 HTC ,从波特兰到西雅图再落脚台湾,陆学森的事业跟他的人生轨迹一样,总是带着好奇心挑战未知。终於在41岁那年,他发现了必须穷尽余生心力、再也无法割舍的命题:智慧能源。

重新定义电动机车

「我认为自己比较特别的地方是能抓到快要兴起的新趋势。一开始,那就像是远远海平面上的小波浪而已。」谈起 Gogoro 的开端,陆学森眼神自然散发出光芒。

2010 年左右,气候变迁和空气污染逐渐成为舆论焦点,陆学森判断,因应环保意识而生的创新产品势必成为未来主流。因为工作,他常常四处旅行。观察亚洲城市的风貌,他认为,相较於造价高昂的四轮电动车,一般民众负担得起、能在大街小巷灵活穿梭的双轮电动机车才是最适合亚洲的解决方案。「我想要打造更聪明、乾净的城市,让大家的生活更有效率、更健康。」他说:「这是我创办 Gogoro 的初衷,也是我接下来的人生志业。」

然而,原本只想做智慧能源系统的他,向各大车厂敲门一轮却发现没人买单。成功之前,梦想家常被认作疯子。这下子只好自己组队,找群一样疯的人出发冒险。

2015 年,Gogoro 旗下第一款智慧电动机车在国际消费性电子展(CES)首度亮相,不仅以崭新流线型设计惊艳全球,被誉为「机车界的 iPhone」,作为基础的智慧能源构想更颠覆现有思维。

自此,Gogoro 将电动机车重新定义为科技时尚单品,成功带动台湾长期以来不成气候的电动机车销量。2019 …

Read More »

P. LEAGUE+再造职篮联盟:台湾篮球何以再掀热潮?

没有评论
| Nord梯子

暌违20年,在拥有运动、艺能界广大人脉的「黑人」陈建州催生下,台湾第二个职篮联盟P. LEAGUE+去年拔地而起,不但网罗众多实力与名气兼具的一线球星,更成功经营起主客场制度,票房开出红盘,俨然已是全台球迷最关注的篮球赛事。过去20年来没人缴得出的漂亮成绩单,P. LEAGUE+是如何做到的?

2021年5月,P. LEAGUE+发出官方声明,宣布总冠军赛比数留在第四场後的3:1—由於COVID-19疫情在台湾延烧,全国提高警戒层级,导致台北富邦勇士和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均无法在合乎规范的情况下(各场馆依规定封闭)训练,更不用说比赛,因此联盟裁定由富邦勇士拿下P. LEAGUE+首季的总冠军。

最终裁定引发的些许讨论及惋惜,显示了P. LEAGUE+在台湾球迷心目中的地位。自从中华职业篮球联盟CBA在2000年宣告倒闭後,台湾篮球历经了20年没有职篮联盟的空缺,尽管SBL(超级篮球联赛)在2003年登场,也曾有过一段辉煌,更成了「黄金世代」球星发光的舞台。

但十多年过去,SBL已经因为各种小问题的累积,加上经营面的无法突破,成了台湾篮球迷心中的一大块鸡肋——要弃?那毕竟还是台湾最高层级、汇集最佳选手的联赛;要食?那没有太多吸引力的观赛感受又让人感到无味。

专业策略设定  找回既存篮球迷

尽管在台湾,篮球是最多人从事的休闲运动,SBL却渐渐无法成为真正热门、带动观赏风潮的联赛,让许多台湾篮球迷彷佛躲了起来。SBL式微,甚至让原本的七队规模再缩编,就在台湾篮球陷入各种困境的时候,P. LEAGUE+在执行长陈建州的号召下成立,突然之间让台湾篮球有了一股新的力量出现。

然而,P. LEAGUE+并非横空出世,SBL在台湾篮坛耕耘多年的基础,或多或少也对这个新职业联盟的草创时期有所助益。以参与第一季的球队而言,至少就有台北富邦勇士、桃园领航猿两队是以往曾经历过SBL的球团(领航猿背後为璞园集团),而四支球队的资深球员更几乎都有过SBL的洗礼,球队的基本元素也都和以往台湾篮坛概况大同小异。

的确,本来就不会因为一个新联盟的出现,就突然有许多顶级球员从天而降,但近两年SBL的票房不佳,到一整季下来票房亮眼的P. LEAGUE+,这个台湾球迷等候已久的史上第二个职篮联盟,确实把本就存在的篮球迷又找了出来,并让广大球迷透过行动说明了对这个联盟的支持。

而这其实要从策略面说起,也是陈建州和所谓「矽谷帮」的故事。在去年P. LEAGUE+展开热身赛、等着12月的开幕战来临前,陈建州在自己的Facebook上介绍了他曾在开幕记者会上提及的「矽谷帮」夥伴,这些人的创业与投资经验成了陈建州建立联盟的重要根基。或许陈建州在部分网路评价上有个「装熟」的标签,但他这些人脉,的确帮助联盟初期的建立。

HTC首席去中心化长陈信生(Phil Chen)和陈建州在美国认识,当初认识的契机是台裔球员林书豪在NBA缔造的「Linsanity」热潮,当时在纽约的陈信生遇见同样对篮球有高度热忱的陈建州,篮球成了两人的共通话题,也是後来即使分隔两地,依旧能维持联系的理由。两人再一次有所交集,是陈建州与其他股东创建了宝岛梦想家(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前身),跳脱既有的SBL环境,走出台湾,挑战ABL(东南亚职篮联盟)。

梦想家并不是第一支挑战ABL的台湾球队,但梦想家延续了高雄圣徒跨出的步伐,并用更缜密的经营方针,在彰化确确实实打造了篮球乐园。在梦想家出现之前,彰化偶尔有SBL比赛移师举办;在梦想家出现之後,彰化成了有别於SBL、自主经营的台湾篮球市场。而陈信生也更相信陈建州对篮球的热忱,有机会在台湾用篮球闯出一番名堂。

就在梦想家作客香港的时候,当时在香港开投顾公司的陈信生再度进场,见证了ABL和NBA不同的气氛,「观众热情的投入,让我觉得ABL的观赛感受很不一样。比如我看到香港对菲律宾的比赛,香港有些人家里有菲佣,就成了进场支持菲律宾队的来源;当菲律宾击败香港,会有种员工打败老板的气氛,这就形成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陈信生当时见证的感受,就成了他後来在投资P. LEAGUE+之後最想营造、也认定最能和以往的篮球环境做出分别之处。「职业化的关键在主场经营,」陈信生说,「主场经营才会带来归属感,假如我是彰化人、我是新竹人、桃园人,就会支持在地的球队,或者我是科技业,我就会支持有科技业色彩的攻城狮。」

联盟成立初期,执行长陈建州与各球队要角齐聚联系感情。

秉持着一开始就相信陈建州的初衷,陈信生以自己做创投的背景,丝毫不怕冒着风险,「以做创投来说,看到已经投入这个领域二十多年的陈建州来做新创,对我来说很完美,一来是他已经有这麽多年的经验,二来是他拥有的行销资源。」

对陈建州来说,除了四支球团的代表外,「矽谷帮」夥伴能从圈外人的角度提供意见,在联盟创立之初不只出钱,更提升各种宏观角度,是他认为最大的帮助,「新创公司在矽谷很常看见有理想、有梦想、但技能无法实现的人,刚开始都很辛苦。这个过程其实跟联盟从零开始一样,不被看好、在没有职篮的市场中努力奋斗,这都是新创的态度和精神,或多或少也像是联盟的精神。」陈建州说。

主客场制、商业行销 凝聚主场归属感

四年前,宝岛梦想家投入ABL,选定彰化体育馆设立主场馆,凭藉多元且与在地紧密结合的行销活动,开创台湾篮坛主场化的经营模式。而後,富邦勇士也於2019年投入ABL,并以台北为主场,更接受台北市政府合作冠名。去年成立的P. LEAGUE+,延续了ABL及国际众多职篮联盟皆有实行的主客场制,并由此成功经营出在地归属感与商业模式,成了该联盟与SBL的最大差别。

梦想家投入P. LEAGUE+後,去年下半年接受台新银行冠名赞助,改名为「福尔摩沙台新梦想家」,并持续深耕彰化,是联盟唯一以中台湾为根据地的球队,不仅周边商品结合彰化大佛、中部区码04等在地特色,甚至携手彰化代表性庙宇南瑶宫推出联名平安符,结合赛事规划的各式主题活动也从没少过。

根据陈信生观察,四支球队和在地的结合都非常密切,除了较早开始经营地方连结的梦想家与富邦,璞园集团组成领航猿後,以桃园航空城的诸多航空元素吸引关注,球队总经理、过往球员时期素有「台湾飞人」美名的陈信安,更用自己的知名度化身「机长」,让每位进场球迷成了搭机的乘客。

而科技城新竹组织的新球队,则以「攻城狮」为名,和「领航猿」两个队名都兼具吉祥物象徵意义与在地重要职业的谐音,归属感自然提升。攻城狮更为人称道的是商品设计,迅速推出话题相关的设计物,成功在第一时间吸引球迷目光。建立起观赛感受後,球迷的附着度自然更为提升。

https://www.facebook.com/PLEAGUE.official/photos/a.107659497702321/161487052319565/

攻城狮总经理高景炎就说:「经营一支职业球队,後勤单位不能欠缺,组织必须充满人力,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球队里面工作人员比球员还多的团队。」而P. LEAGUE+各球团都愿意积极维系的营收模式,让主客场制得到最大的认同。

高景炎和攻城狮的其他高层从见面的第一天就决定要高度与在地结合,努力把新竹和篮球连结在一起,「主客场制、商业化行为,其实这是新竹从没出现过的运动经营模式,现在回想起来是很大胆的做法。或许我很疯狂,但也有一群很疯狂的股东支持我们,这才是最重要的。」…

Read More »

台湾大宣布合并台湾之星!用户数976万直逼中华电信

没有评论
| Nord梯子

Image Source:台湾大哥大、facebook/台湾之星

文/洪偲瑀

台湾大哥大电信今(30)日晚间宣布,通过吸收台湾之星电信案,将透过发行新股方式与之合并,合并後整体集团用户规模将超越亚太、远传电信的912万户,来到976万,仅次中华电信的1065万户,坐上台湾第二大电信集团位置。

Image Source:googlemaps

台湾大哥大说明,预计将增资发行2.82亿股,以台湾之星每股交换台湾大0.04508股,以台湾大今天收盘100元计算,交易金额约为282亿元。

台湾大执行副总暨财务长俞若奚表示,盼望主管机关能尽快同意此交易案,以便双方尽速整合、发挥营运综效。

…

Read More »

近期文章

  • Ivacy 黑色星期五优惠开跑!5 年每月只需 1 美金
  • 超便宜又好用的网页vpn 日本推荐,适用於Safari、Firefox、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 等
  • 开箱|定位尴尬的 iPad 10 值不值得买?怎样的人适合?快速上手心得老实说
  • 2022 哪些笔电可以选?台币一万五到三万笔电懒人包,八台笔电挑给你选,文书娱乐、电竞高效型都有(MSI、HP、Acer、ASUS、Lenovo)
  • 升级手付 App!台新银行推出 DISCOVER 手机感应收款服务

近期留言

没有评论可显示。

分類

  • Nord中文网
  • nord官网地址
  • Nord梯子
  • VPN
  • 笔电开箱必看

Nord梯子 2023 . Powered by WordPress